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郭群喜 黎 丽
广东省罗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罗定 527200
[摘要]目的 综合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黄疸患儿,按照不同的蓝光照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4例。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蓝光照射方法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方法。
[关键词]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新生儿黄疸;疗效;肝功能;细胞因子水平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严重时会引起胆红素脑病[1-2]。新生儿黄疸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症状: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的胆红素代谢力比较差,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胆红素会造成皮肤黄染和其他器官黄染等。由于新生儿的胃肠道和肝酶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加上胆红素无法快速代谢,所以会直接影响到黄疸新生儿的智力发育状况,最终引起严重的后遗症[3-4]。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综合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方式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为治疗黄疸患儿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黄疸患儿,按照不同的蓝光照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4例。实验组中,男 34例,女 20 例;平均胎龄为(38.15±1.32)周,足月儿40例,早产儿1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2例;平均胎龄为(38.12±1.30)周,足月儿41例,早产儿13例。纳入标准:①所有入组患儿均符合我国关于黄疸疾病的诊断标准;②在患儿家长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③无先天性心脏病者;④经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①合并地中海贫血和消化道畸形等先天性疾病者;②严重溶血者;③败血症者。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提供常规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等,将患儿裸体放置在光箱中,调节好箱体内的温度(30~32°C)和湿度(55%~65%),戴好黑色眼罩,保护患儿的眼睛,调整好灯光距离,保证光照的均匀度。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方法,连续照射24 h,连续治疗3 d(1个疗程)。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接受间歇蓝光照射方法,连续照射8 h,再暂停12~16 h,根据黄疸仪来测定结果是否能够继续治疗,连续治疗3 d(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肝功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肝功能:采用钒酸盐氧化法检测;细胞因子:采用ELISA法检测。
1.4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5]: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的黏膜黄染和巩膜黄染100%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率>60%;有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的黏膜黄染和巩膜黄染显著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率>40%;无效: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的黏膜黄染和巩膜黄染无明显改变,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s)

2.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且在出生30 d内出现胆红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的一种疾病。据资料显示,我国有48%左右的足月儿和79%左右的早产儿会发生黄疸[6-8]。促进新生儿的正常健康发展,其最为关键的是及时治疗。发生新生儿黄疸时,患儿的肛肠循环被破坏,体内红细胞水平呈现显著上升水平。胆红素和肝细胞互为结合会使得胆红素排泄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血清内未结合的胆红素含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从而使得肝细胞受损更为严重,导致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情况出现。早期预测以及早期干预能够帮助相关人员预防后遗症的发生,保障新生儿的健康[9-11]。蓝光治疗方法是一种首选外治方法,具有极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最为简单的方法,蓝光能够被血清胆红素分子所吸收,对于蓝光的具体应用方式尚待研究[12-1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反应蛋白、转铁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患儿转铁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实验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资料显示,在光作用之下,未结合胆红素发生一系列变化,ⅨaZ型逐渐转为ⅨaE型,随着胆汁排泄和尿液排泄排出,相应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最终达到退黄的效果。蓝光照射具有以下几种优势:①无创;②操作简便;③患儿容易被接受[15-17]。在照射方式过程中有两种方式:①间歇蓝光照射;②持续蓝光照射。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0%(2/54,1例皮疹、0例恶心),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2/54,4例皮疹、8例恶心),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持续照射是一种传统方法,即使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容易产生各种 并发症[18-20]。对照组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出现腹泻情况,持续时间长,引起皮疹和血小板减少情况,对患儿的康复有着很大程度影响。
蓝光照射的基本原理是:胆红素能够吸收一定的光线,在450~460 nm光线下能够达到最强作用。蓝光的波长为425~475 nm波长下,胆红素在450~460 nm波长之下达到最强的作用。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速患者早日恢复健康;与此同时,能够增加母婴接触的机会,降低经济方面的负担,在医院中能够有广泛应用价值。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75.93%,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间歇蓝光照射方法在新生儿黄疸中的疗效显著优于持续蓝光照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林送.影响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预后多因素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13,17(7):1178-1179.
[2]丰小希.两种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88-89.
[3]陈坚,蒋智勇,孙伟红,等.足月新生儿黄疸光疗效果的影响因素[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483-485.
[4]张明丽.蓝光间歇照射与蓝光持续照射辅助黄疸茵陈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对患儿血清胆红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1):79-80,82.
[5]剧红娟,李英超,田晖,等.高频超声对胆道闭锁性黄疸及非胆道闭锁性黄疸的鉴别诊断[J].中国全科医学,2015,11(12):1468-1470.
[6]曲志萍,沈国红,韩启军,等.经皮黄疸测试仪在满月小儿的应用价值研究[J].医学与哲学,2015,14(2):55-56.
[7]孙莉芳.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J].当代医学,2016,22(17):80-80,81.
[8]闫春梅,陆伏娟.不同治疗方案对新生儿黄疸的疗效[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11):1358-1360.
[9]孟娥,朱彦.不同蓝光照射方式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7):2857-2859.
[10]李军石.不同蓝光照射方式对早产儿黄疸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7):268-269.
[11]唐红装,梁丽清,谢映梅,等.短时多次蓝光疗法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广东医学,2010,31(23):3154-3155.
[12]姚爱梅.不同方式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7):180-181.
[13]刘燕子.不同方式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6):33-34.
[14]张慧娟,王翠霞,董一慧,等.茵栀黄联合三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19):1742-1744,1748.
[15]付明利,李宏伟.不同蓝光照射方法联合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6):874-875.
[16]林艾.茵栀黄颗粒、蓝光照射联合双岐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机制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3):397-400.
[17]韩宇枫.间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1(5):509-510,511.
[18]刘伟,辛云.不同蓝光照射方式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对比[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7):64-65.
[19]李云生.预防性L ED蓝光照射对极低出生体重儿黄疸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9)):1153-1154.
[20]代光华.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新生儿黄疸病情评估中的价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1):1119-1121,1125.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GUO Qun-xiLI Li
Department of Neonatology,Luod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Guangdong Province,Luoding 527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rehensive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methods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 A total of 108 cases of jaundice in children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6 treated in our hospital,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of differ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linical efficacy,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effects on liver function(total bilirubin,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cytokine(C-reactive Protein,transferrin)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efore treatme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ver function and cytokine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After treatment,the level of liver function and cytokin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fficacy of intermitt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inuous blue light irradiation.
[Key words]Differ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Neonatal jaundice;Efficacy;Liver function;Levels of cytokines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8)4(a)-0105-03
(收稿日期:2017-09-05 本文编辑:白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