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
李法玲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内科,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80例,依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复发率、心功能分级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2.8±0.5)d]、住院时间[(12.5±1.5)d]短于对照组[(5.5± 1.1)、(18.2±2.0)d],住院费用[(5230.5±626.9)元]低于对照组[(7000.8±620.3)元],心律失常复发率(10%)低于对照组(60%),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住院时间、费用和心律失常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分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保守治疗;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内科常见急症,心肌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绝大多数是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血液供应急剧性减少或者中断,心肌细胞死亡会伴发各类心率失常[1-2]。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发病急、病情严重,容易并发心力衰竭,严重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根据临床特点可以采取保守治疗[3-4]。在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优质护理措施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其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解决护理难题,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进而达到巩固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5-6]。本研究旨在探讨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的影响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8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56~79岁,平均(65.0± 6.4)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1例,前壁12例,广泛前壁13例,下壁2例,右室1例,后壁1例;合并症: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3例;梗死相关血管:左侧前降支19例,左侧回旋支12例,右冠脉9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36例,阵发性室上速4例。观察组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57~78岁,平均(65.9±6.9)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2例,前壁11例,广泛前壁14例,下壁1例,右室1例,后壁1例;合并症情况:高血压18例,糖尿病13例,高脂血症9例;梗死相关血管:左侧前降支21例,左侧回旋支 11例,右冠脉8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33例,阵发性室上速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临床特点和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改善患者治疗环境,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等日常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高流量的吸氧,必要时采取头低脚高体位,增加头部的血液供应。对于室颤患者给予直流电复律,并且给予电击除颤。②注意做好镇痛护理。护理人员要对心肌梗死患者疼痛进行正确评估,确认疼痛发生的部位、疼痛持续的时间、疼痛类型及疼痛程度等,疼痛时遵照医嘱含服或者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如果有必要给予皮下注射吗啡。③注意用药护理。护理人员要尽可能选择相对粗大静脉给药,在输注抗心律失常药物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心率变化情况,不能输注过快,另外一条静脉通道输注常规药物。护理人员在输注药物前,耐心的讲解治疗药物的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药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特点,是否出现出血、心律失常现象,如果发现异常表现要立即汇报医生,给予针对性治疗。④注意做好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首先帮助患者建立起舒适、温馨、整洁、安静的病房环境,根据患者文化程度、性格特点、职业类别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心理疏导,提高护患沟通交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看待疾病,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生原理、基本治疗过程,告知患者有效的配合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看待疾病。⑤注意帮助患者安排作息时间。限制陪护探视的时间和频率,为患者保持舒适的病房环境,做好患者卧床期间的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在床上完成肢体活动,避免静脉血栓的发生。⑥加强患者的饮食指导。多食用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以清淡食物为主,禁食辛辣、刺激性、生冷硬的食物,忌浓茶、咖啡,禁食豆类与牛奶类食物,避免因腹胀对患者心脏的影响,前3 d流质饮食,等到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逐步改变为半流质饮食,逐步向普通食物过度,注意少食多餐,不能饮食过度。⑦排便护理。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告知患者排便时不能过度用力,如果有需要服用缓泻剂或者给予开塞露灌肠[7-8]。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心功能分级情况;③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疗效评价标准[9-10]如下。a.显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基本上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b.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的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得到改善;c.无效: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24 h动态心电图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的比较(±s)
2.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心功能分级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复发率、心功能分级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发病急、病情易变化、进展迅速、致死率较高的内科高危重症,情绪的变化、过度活动、暴饮暴食都可能诱发病情加重[11-12]。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并发症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也是引起患者猝死的重要原因,急性心梗患者在发病24 h内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最高,加强24 h动态心电监护,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率,减少各类危及生命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13-14]。
优质护理是作为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在基础护理基础上,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性素质和责任心,进而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优质护理不仅要保证常规护理和指导,还要注意加强患者临床症状监测、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生活饮食指导等一系列护理措施。①心肌缺血引起的疼痛会进一步加快心率,升高血压,提高心肌耗氧量和心脏负荷,诱发心律失常发生,增加心力衰竭和休克的发生率。如果患者有头晕、胸闷、心脏射血量降低、低血压性休克、阿斯综合征等出现,提示出现传导阻滞,因而要加强患者临床症状监测[15]。②严格的按照医嘱对患者给予溶栓、抗心律失常、扩充血管、抗凝和镇痛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命体征变化,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保持两条静脉输液通畅性。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过于突然,病情相对为重,患者来不及做好思想准备,心理上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对病情恐惧的情绪,进一步诱发心律加快,进而出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加重了病情,不利于临床治疗,因而要加强心理疏导才能帮助患者建立起心理准备。④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熬夜,做好作息时间的指导,可以巩固患者治疗效果。⑤患者发病后饮食上需要做好正确的调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卧床休息,肠道蠕动能力变差,便秘发生率增加,过度用力排便会诱发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造成心梗复发和猝死,因而加强排便护理可以避免不良预后的发生。
通过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律失常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率,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并且提高了预后恢复水平,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措施巩固了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保守治疗患者中应用,可以降低住院时间、费用和心律失常复发率,提高临床疗效和心功能分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符凤.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6):173-175.
[2]肖七秀.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4):2734-2735.
[3]李芳芳.心电监测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8):2776-2778.
[4]苏维芳,刘亚丽,许晓伟.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4):481-483.
[5]陈慧玲,张海玲.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监测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6(8):1074-1076.
[6]陈卓芳,林雪英,梁菊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5,13(17):1619-1621.
[7]张先枝,赵华,党丹.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6):124-125.
[8]郭风云,张艺梅,张维,等.院后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6):743-744.
[9]何翠竹,梁欣,曲银玲.对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延续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159-162.
[10]赵云,邹恒娣.急救护理流程再造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安徽医学,2015,36(1):96-98.
[11]苏红梅,周云,曹静,等.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9):1106-1107.
[12]阎雪.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8):995-996.
[13]白丽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6,14(9):1983-1984.
[14]居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6,1(3):62.66.
[15]王敏.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118-3119.
Influen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received expectant treatment with AMI and arrhythmia
LI Fa-l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Mudan District in Shandong Province,Heze 274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patients received expectant treatment with AMI and arrhythmia.Methods80 patients received expectant treatment with AMI and arrhythmia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The bed rest time,hospital stays,hospitalization expenses,arrhythmia recurrence rate,cardiac functional grading,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bed rest time [(2.8±0.5)d]and hospital stays[(12.5±1.5)d]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5.5± 1.1),(18.2±2.0)d],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5230.5±626.9)yuan]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7000.8± 620.3)Yuan],arrhythmia recurrence rate(10%)wa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60%),cardiac functional grading were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AMI with arrhythmia for expectant treatment by high quality nursing,which could decrease hospital stays、expenses and arrhythmia recurrence rate,increase clinical effects and cardiac functional grading,it is worth to be used.
[Key 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AMI;Arrhythmia;Expectant treatment;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5(c)-0182-03
(收稿日期:2017-03-21 本文编辑:马 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