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成人血常规总标本周转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李晓丽1张建明1陈旭东1金 花1赵艳辉2
1.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本溪 117000;2.武警辽宁总队大连分院外科,辽宁大连 116013
[摘要]目的从我院成人血常规入手,调查分析总标本周转时间(TAT),为进一步分析生化、免疫等整体项目总TAT奠定基础,进而为缩短总TAT,增加患者满意度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6年1~6月的11 662份血常规标本,分为门诊、住院、急诊组以及上午、下午、夜班组,分别统计分析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总TAT,计算出平均值,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住院标本总TAT和检验前、检验中TAT均明显高于门诊和急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午时间段总TAT最短,无论是检验前、中、后都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而上午时间段检验前、检验中TAT均明显高于下午和夜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部分检验中TAT在30 min以内,检验前、后占总TAT比重较大。结论 标本量是影响总TAT的重要因素,实验室外因素在总TAT中占较大比重。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在缩短总TAT中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时间;实验室信息系统;质量控制;诊断试验,常规
时间就是生命。对于危重患者,争分夺秒,能赢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患者生命。而对于一般患者,争分夺秒,能缩短平均住院日或就诊时间,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增加患者满意度甚至可以避免医疗纠纷。作为诊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化验结果的快速、准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除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其及时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及时性的首选衡量指标就是标本周转时间 (turnaround time,TAT)[1],从广义上讲,TAT是指从医生下医嘱开始到看到检验结果的所有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护士采集标本并确认、标本的运送、检验人员接收并进行分析前处理、标本检验、结果审核、报告单打印及医生看到结果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等环节[2],其中,门诊标本还包括患者交费及领取报告单给医生的过程。狭义的TAT主要由检验人员完成,是指从标本接收到审核报告的过程,也是实验室内TAT[3]
血常规作为一种常规的检验项目,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4],其中白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为危急值报告项目,因此,为其设定合适的TAT目标值势在必行。目前,由于国内各家医院等级不同,规模及软硬件等各方面条件不同,同一检验项目的TAT也不尽相同。一般根据《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美国病理学家协会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和相关卫生部门的标准并结合本实验室自身情况,国内实验室定义血常规TAT为15~60 min,大部分实验室为30 min[5-9]
关于TAT,由于实验室外因素控制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国内外大多数报道都针对实验室内TAT,而对于总TAT的报道极少。然而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其只关注总TAT。本文从最基础的血常规入手,从总TAT的思路出发,研究我院成人血常规检验的TAT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分析生化、免疫等整体项目总TAT奠定基础,进而为缩短总TAT、提高检验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标本采用条码管理、气动物流运输,期间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使调查分析并缩短TAT成为可能。儿科血常规由检验科采取指尖血即时上机检测,如无仪器故障、镜检复查等特殊情况,总TAT控制在30 min以内。故本文调查我院成人血常规总TAT。
1.2 标本来源
随机抽取2016年1~6月份血常规标本共11662份,其中住院患者4091份应用西门子Advia 212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门诊5522份应用日本希美森康公司生产的SXN检测,夜班2049份用日本希美森康公司生产的1000i检测,其中急诊标本699份。试剂均使用原厂试剂。
1.3 方法
总TAT为T采集-T打印,检验前TAT为T采集-T接收,检验中TAT为T接收-T审核,检验后TAT为T审核-T打印。分为门诊、住院、急诊组,上午、下午、夜班组,分别统计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TAT,计算出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之间差异,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来源血常规标本TAT的比较
住院标本总TAT和检验前、检验中TAT均显著高于门诊和急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验后TAT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 1)。
表1 不同来源血常规标本TAT的比较(min,±s)

 
与同组总TAT比较,*P<0.05
2.2 不同时间段血常规标本TAT的比较
检验前、中、后的下午总TAT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检验前、检验中的上午TAT均显著高于下午和夜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时间段血常规标本TAT的比较(min,±s)

2.3 检验前、中、后所占总TAT百分比的比较
无论是按标本来源分组还是按时间段分组,检验后TAT均占较大比重,均在50%左右;而住院组和上午时间段检验前TAT所占比重明显增高,约为检验中TAT的2倍(表3)。
表3 检验前、中、后所占总TAT百分比的比较(%,±s)

3 讨论
TAT是评价检验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指标之一。缩短标本周转可反映医院检验科的快速反应性。依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规定,血、尿、便常规的急诊或实验室内TAT应控制在30 min以内[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检验中即实验室内TAT符合此要求,但仍有一小部分由于涂片镜检、仪器故障、标本不合格重新抽血、忘记审核等原因超出此范围。对于检验科来说,实验室内TAT比较容易控制,但是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其更关注从申请医嘱或从采血开始到拿取检验结果的时间,而这个过程要经历诸多环节。就我院而言,住院标本首先经过医生开立医嘱、护士打印条码、采血(除了急诊患者一般早晨集中采血)、统一将标本通过气动物流送往中转站、中转站通过气动物流集中运送到检验科、检验科专人接收后按检测项目分送到各组进行化验、检验人员手工编号、扫码并上机检测。此时开始实验室内TAT,实验室需经过每天早晨的仪器维护、质控后开始上机检测,然后检查标本是否合格、是否需要涂片镜检、是否需要报告危急值后完成审核。审核后医生即可看到结果,但医生是否能在第一时间查看结果,这涉及到检验后TAT。医生都是根据检验科通知的时间查看急诊项目结果,而对于非急诊标本,往往在每天下午固定时间与其他化验结果一起查看,因此会造成检验后TAT延长。有研究显示,医生查询结果的时间成为影响检验后TAT的主要因素[12]。门诊患者经过医生申请医嘱后需要排队交费后打印条码并采血,最后通过自助打印机获取结果后返回医生处诊治。门诊采血室紧邻检验科临检室,故运送时间较短,但是上午工作量大,期间护士采血后会集中运送,因此,在上午时间段,无论是住院还是门诊标本在运送和检测、审核阶段都会比较集中,造成运送及检测仪器拥堵现象,因此如表2所示,上午时间段检验前、中、后TAT均较长。
通过本研究,我院血常规总TAT还有很大缩短空间,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进:①应进一步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功能。目前,我院LIS系统功能尚不够完善,许多时间节点无法采集,标本的流向无法跟踪。有时护士打印条码后并未采血或采血后标本丢失而无从查起,这也是导致总TAT延长的部分原因。一套完善的HIS和LIS可以对标本的流向实时监控[13-15],从医师申请医嘱开始,标本的采集、运输、接收、检测、审核、打印到医生查看结果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并预警提醒[16]。一旦出现问题,各部门和检验人员都能及时发现并查找原因,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望将来LIS系统可以与患者或医生的手机联网,结果审核后可即时提醒,使患者和医生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检验结果。②加强与医护及后勤人员的沟通。本研究发现,除了下午标本较少的时间段以外,其他时间无论是住院、门诊还是急诊总TAT都较长,均在100 min左右或以上。有研究显示,实验室外因素在延长总TAT中起主要作用,其影响甚至高达96%[12],本文表3也显示检验后阶段约占总TAT的50%,在标本量较大较集中的住院组和上午时间段检验前阶段也占较大比重。而实验室外因素的控制单靠一个检验科的努力很难取得成效,还需要医生、护士、后勤甚至患者等多个人员、多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因此,除了加强科室内部人员和仪器设备的管理外,检验科还可以通过医务部或护理部对医生、护士或后勤人员定期进行标准化流程培训及考核。以避免标本大量集中导致的运送、检验及打印仪器拥堵,使实验前、中、后 TAT延长,甚至标本的丢失、签收或审核的遗漏等。可以设立急诊绿色通道优先处理危重患者标本[17]、开展品管圈活动[18-19]等来提高标本的总TAT。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调查与分析,我院血常规标本总TAT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完善的医院信息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同时,需要检验科和医院多个科室共同配合,努力提高检验科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临床和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全中,张秀明,温冬梅,等.急诊检验室地理位置对急诊样本周转时间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7):1014-1016.
[2]刘跃平,李明,王超,等.急诊住院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内周转时间调查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杂志,2015,12(5):611-613.
[3]尹志辉,刘丽,赵建宏.实验室内标本周转时间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建立与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8):573-576.
[4]张彩华,王开蓉.不同采血法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107-108.
[5]胡江红,袁平宗,汤雪彪,等.条形码在急诊标本检验周转时间监控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34):4837-4838.
[6]杨淑哲,刘成桂,曹登成.品管圈在住院部急诊标本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影响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8):1137-1139.
[7]钟堃,王薇,何法霖,等.全国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项目基本情况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9):637-641.
[8]申春梅,贺乐奇.急诊生化报告周转时间监测与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3):429-431.
[9]郦卫星,王治国,康凤凤,等.浙江省15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调查结果与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1):23-28.
[10]黎海生,熊林怡,张鸿伟,等.急诊检验报告周转时间的实时监控及持续改进[J].重庆医学,2016,45(8):1128-1131.
[11]邓朝晖,宋颖博,姜宏兵,等.急诊科与重症医学科急诊样本周转时间的比较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5):4760-4763.
[12]Rodríguez-Borja E,Villalba-Martínez C,Carratalá-Calvo A. Enquiry time as part of turnaround time:when do our clinicians really consult our results?[J].J Clin Pathol,2014,67(7):642-644.
[13]权文强,田佳乐,戴燕,等.信息化管理实现检验标本周转时间的实时监控[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6):475-476.
[14]万海英.检验标本流程中信息节点控制的临床价值[J].临床检验杂志,2008,26(6):408-410.
[15]郭野,陈倩,吴卫,等.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质量关键指标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2):898-902.
[16]任立群,韩珂.检验标本追踪系统对实验室质控管理的改进作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6,11(6):115-117.
[17]严碧勇,沈凌炜,王琪.急诊绿色通道对提高血气分析标本周转效率的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1):1462-1464.
[18]李兰霞,张月玲,郭改玲,等.品管圈降低急诊血常规标本实验室周转时间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7):982-983.
[19]杨蔺,董航筠,程娟,等.品管圈在改善急诊生化检验及时率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6,31(1):61-65.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otal turnaround time of blood routine samples from adult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LI Xiao-li1ZHANG Jian-ming1CHEN Xu-dong1JIN Hua1ZHAO Yan-hui2
1.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Central Hospital of Benxi City in Liaoning Province,Benxi 117000,China;2.Department of Surgery,Dalian Branch Hospital of Liaoning Armed Police Corps,Dalian 11601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the total TAT of biochemical and immunization and allover other projects,and then provide objective basis for shortening total TAT and increasing patients′satisfac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otal turnaround time(TAT)of the blood routine samples from adults in our hospital.Methods11 662 blood routine samples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utpatient,inpatient,emergency groups;and morning,afternoon,night time.The average of pre-analytical,intral-aboratory,post-analytical TAT and inpatient specimen total TAT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mean value was calculat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ResultsInpatient specimen total TAT,pre-analytical and intral-aboratory TAT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of 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groups,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total TAT was the shortest in the afternoon time.Pre-analytical,intral-aboratory and post-analytical TAT in the afterno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the pre-analytical and intral-aboratory TAT in the morning time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afternoon and night time,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Most of the intral-aboratory TAT were within 30 min.The pre-analytical and post-analytical TAT contributed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TAT.ConclusionSpecimen quant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otal TAT. Extral-aboratory delays are responsible for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TAT.Perfect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 and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play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shortening the total TAT.
[Key words]Time;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Quality control;Diagnostic test;The routine
[中图分类号]R446.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5(c)-0129-04
(收稿日期:2017-04-18 本文编辑:祁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