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11~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南晓伟 韩 松 郭卫东▲
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31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态势,为防治该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2011年1月~2015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HFRS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报告HFRS病例637例,年均发病率0.51/10万,死亡7例,死亡率为0.56%;高发地区仍集中在呼伦贝尔市,53个旗(县)报告了HFRS病例;10~12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年龄以30~65岁人群为主,职业仍以农民为主。结论内蒙古自治区2014、2015年的HFRS发病率有所升高,HFRS暴发隐患依然存在。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坚持开展以疫苗接种为主和科学灭鼠防鼠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实现对HFRS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监测;流行病学;年平均发病率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啮齿动物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在中国广泛分布,危害极大。2014年以来HFRS疫情呈现缓慢上升态势。为了解内蒙古地区HFRS疫情流行特征,更好地开展预防控制工作,现将2011~2015年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监测数据来自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即由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通过网络直接系统报告的内蒙古自治区现住居民2011年1月~2015年12月HFRS的传染病个案,病例分类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
1.2 统计学分析
对内蒙古近5年的HFRS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应用Excel软件,采用绘制统计图、表,反映全区HFRS的发病趋势、流行强度等分布的情况。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发病637例,比上个5年(2006~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发病702例)降低9.26%,年均发病率为0.51/10万,比上个10年(2001~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年均发病率为1.10/10万[1])降低54.55%,死亡7例,病死率为1.10%。在此5年间,内蒙古自治区只有2014年发病率较高,为0.83/10万,其余年份均在0.5/10万以下。2011~2015年,呼伦贝尔市累计发病4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8/10万,呼伦贝尔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全区平均发病率(图1)。
图1 2011~2015年内蒙古地区HFRS发病率情况
2.2 人群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 2011~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有10个盟(市)均报告病例,只有阿拉善盟和乌海市无病例报告。病例分布呈明显的地域性,主要集中在东部的呼伦贝尔市,流行强度呈东高西低。2011~2015年呼伦贝尔市上报HFRS病例为487例,占全区发病总数的76.45%,其中,鄂伦春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扎兰屯市和阿荣旗是HFRS的高发县。巴彦淖尔市2011~2015年共上报4例HFRS病例,与2006~2010年相比,下降96.8%(图2)。
图2 2011~2015年内蒙古各盟(市)HFRS病例分布
2.2.2 时间分布 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呈现 “双峰”特点,冬季10~12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51.81%;5~6月份为另外一个小高峰,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15.70%(图3)。
图3 2011~2015年内蒙古HFRS病例月份分布
2.2.3 人群分布 ①年龄分布:发病年龄分布在10~75岁,以30~65岁的中年发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2.42%(525/637);②性别分布:男性发病476例,女性发病161例,男女比例为2.96∶1(图4);③职业分布:农民发病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3.26%,且近些年来发病比例无较大变化;其次为家务待业者(7.32%)、工人(5.67%)、学生(5.23%),且近几年发病比例下降较明显。
图4 2011~2015年内蒙古HFRS年龄及性别分布
3 讨论
内蒙古自治区自1955年在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北部的图里河镇发现首例病例,之后发病数逐年增多[1-2]。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显示,截止到2015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发病数9385例,死亡病例数283例。由鼠类传播的出血热每6年有“一”流行峰[3-5],内蒙古自治区2011~2015年HFRS发病疫情先平缓后上升。截至目前为止全区12盟市只有阿拉善盟和乌海市无HFRS病例报告,其余盟市均有病例报告。
2011~2015年内蒙古 HFRS的年均发病率为0.51/10万,比上个10年的年均发病率(1.10/10万)下降了37.27%,但是,由图1可以看出,2014和2015年,发病率又有所回升,2014年与2013年相比,发病率上升了84.44%。全区有53个旗(县)报告了HFRS病例,但是只有鄂伦春自治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发病率>10/10万。发病率>1/10万的旗县有10个,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市8个、兴安盟市1个和通辽市1个,由此可见内蒙古HFRS的流行区仍集中在东部,且均以散发为主。巴彦淖尔市发病率降低是内蒙古地区的一个新现象,在此5年之前,巴彦淖尔市是继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第二高发病地区[6-7],此地区为什么发病率突然降低,是之后研究的主要内容。
疫苗接种和灭鼠是预防HFRS有效途径[8-9]。为了加强对HFRS的防治,2008年内蒙古将出血热疫苗纳入到《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并在2009年和2014年先后在发病率较高的旗县对重点人群(16~60岁)进行了出血热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2011~2013年内蒙古的HFRS的发病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HFRS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森林占地面积广阔,适宜鼠类繁殖,同时相邻省份HFRS的发病率都很高[10-11]。所以HFRS的防控工作依然不能松懈,坚持不懈地监测鼠间疫情[12-13],坚持贯彻“灭鼠和免疫并重”的总体防控策略,坚持开展以科学灭鼠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和措施[14-16]。因此,在继续做好人类疫情监测的同时,更要做好啮齿类宿主动物的带毒率为人类疫情的发生提供预警预测,为防控提供可靠数据。
[参考文献]
[1]王国栋,堂吉斯,韩永,等.2006-2011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态势评价[J].疾病监测,2012,27(6):439-442.
[2]张斌,白晓萌,李昕,等.以疫苗接种为主控制内蒙古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2,18(4):117-119.
[3]李宏,洪荣涛,黄文龙,等.2004-2007年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学报,2009,25(1):59-62.
[4]韩占英,张艳波,魏亚梅,等.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国家级监测点宿主动物监测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22(1):49-51.
[5]田丽丽,黎新宇,张秀春,等.2005-2011年北京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的流行特征[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5):407-409.
[6]李澄,胡玉琳,任治兴,等.2001-2010年内蒙古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2):377-381.
[7]李澄,刘东艳,闫绍宏,等.呼伦贝尔市2009-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5,26(5):525-527.
[8]罗成旺,陈化新.中国1998-2007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策略探讨[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8,29(10):1017-1019.
[9]张永振,肖东楼,王玉,等.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趋势及其防制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6):466-469.
[10]王芹,曲靖,张全福,等.2013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及监测分析[J].疾病监测,2015,30(6):440-447.
[11]王芹,李建东,张全福,等.2014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总结和疫情分析[J].疾病监测,2016,31(3):192-199.
[12]南晓伟,郭卫东,韩松,等.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鼠类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学研究[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35(5):373-377.
[13]王金娜,凌峰,孙继民,等.浙江省鼠密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3):241-243.
[1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方案(试行)[Z].北京:卫生部,2005.
[15]李劲松,陈志军,侯铁军,等.西安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7):564-566.
[16]关鹏,吴伟,黄德生,等.2004-2013年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时空分布特点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6,27(2):124-127.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11 to 2015
NAN Xiao-weiHAN Song GUO Wei-dong▲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Inner Mongolia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Hohhot01003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ecent epidemic status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n order to judge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of this disease and to establish measures andrecommendationsproposedfordiseasecontrol.MethodsThemonitoringdataofHFRSin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5 was statristically analyzed with Excel software.ResultsA total of 637 HFRS cases were reported,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was 0.51/100 000,and 7 deaths were reported with case fatality rate 0.56%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2011 to 2015.The HFRS case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Hulunbeier City and 53 flags(county)had HFRS cases.The most infections concentrated in the autumn-winter season,the peak was still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The age of onset ranged from 30 to 65 years old.Farmer had the highest incidence in all occupations.Conclusion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HFRS in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showed a slight increased in 2014,2015.The risk of HFRS outbreak still exists.In these areas,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not be neglected,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argeted prevention,adhere to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give first place to vaccination and scientific deratization and rat-proofing,in order to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of HFRS.
[Key words]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中图分类号]R5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7)02(c)-0153-03
(收稿日期:2016-12-22 本文编辑:方菊花)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项目(2012ZX10004-208)
[作者简介]南晓伟(1982-),女,硕士,主管检验师,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通讯作者:郭卫东(1972-),男,硕士,主任医师,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