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范士元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护理部,辽宁鞍山 114036
[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术后给予肠内免疫营养护理的观察组32例,全素营养疗法的对照组32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身体状况、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身体状况指标、Alb、Hb、免疫球蛋白等生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进行肠内免疫营养治疗,可以良地好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和营养状况,保障其术后愈合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免疫营养;术后护理
胃肠道肿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特殊病灶部位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营养不良,患者在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的高应激刺激及胃肠道病情影响等特点,容易加剧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影响其恢复,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1-2]。多数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手术对身体的损伤、肠道细菌易位以及术后低体温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多伴有严重感染,出现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3],因此合理、优质的肠内免疫营养成为患者的有效营养重要途径[4],近年来肠内免疫营养已成为术后护理的主要营养支持方式。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4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分别实施了肠内免疫营养疗法与全素营养疗法,观察其对患者术后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肿瘤患者64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确认诊断为胃肠肿瘤。按照平行对照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免疫营养护理组(观察组)和全素营养疗法护理组(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9~76岁,平均(48.2± 8.6)岁。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41~74岁,平均(47.9±8.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指标、疾病类型、病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切片确诊患有胃肠肿瘤,且择期进行手术者,手术指征明确;②手术患者意识清醒,在手术自愿的前提下,得到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严重机体脏器器官或者躯体疾患者;②具有内分泌、代谢性、血液相关、感染性等免疫性疾病者;③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④近3个月内有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者。
1.3 术后营养支持方法
患者待术后内环境稳定后,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的肠内免疫营养剂为瑞能(热量1.3 kcal/ml,ω-3脂肪酸0.6 g/200 ml),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能全素作为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后12 h通过鼻肠管滴入温生理盐水100ml,患者未出现不适情况即可开始供给肠内营养:术后1 d给予生理需要量的1/3,滴速为50~70ml/h,2 d给予生理需要量的2/3,滴速为70~100ml/h,术后3~8 d均给予生理需要量全量,滴速为100~120ml/h,营养液在滴入前温度加热至38℃。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1.4.1 身体状况指标 患者禁食禁水12 h后,通过体重计测量体重(kg)、身高(cm)、上臂中部周径(MAC,cm)、小腿围(CC,cm),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营养评价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法(MNA)进行分级,MNA评分≥24分为营养良好;17.0~23.5分为营养不良;<17.0分为营养低下。体重百分比=实际体重/(身高-105)×100%,85%~90%为轻度营养不良,75%~85%为中度营养不良,严重营养不良为<75%。
1.4.2 营养学指标 手术后第1、9天分别抽血检测血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
1.4.3 免疫学指标 手术后第1、9天分别抽取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身体状况指标的比较
观察组的身体状况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提示肠内免疫营养干预方式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
表1 两组患者身体状况指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的比较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Alb、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天,观察组患者的Alb、H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学指标的比较(g/L,

2.3 两组免疫学指标的比较
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相关免疫学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9天,观察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3)。
表3 两组免疫学指标的比较(g/L,

3讨论
胃肠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采用手术进行治疗。由于胃肠道肿瘤的发病部位直接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吸收能力,手术前后多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热量消耗增加,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患者处于营养匮乏的状态,导致患者机体的营养状况低下和免疫功能受损,对患者的治愈和术后康复产生不良影响[5-6]。另外,围术期限制饮食,麻醉和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均明显下降[7]。营养支持是指通过消化道或者其他途径按照患者的具体需要,给予其充足的营养物质,以缓解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其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术后能够尽快恢复[8],因此,根据临床研究探讨确定出良好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状况的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与方法,是帮助患者康复的有效途径之一。
传统的肠内营养不能够有效减轻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应激状态下的高分解代谢、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损害。肠内免疫营养是在标准肠内营养配方的基础上,添加某些有利于恢复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比如精氨酸、谷氨酰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核苷酸等,以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9]。研究表明,胃肠肿瘤术后患者应用肠内免疫营养可以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其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内免疫营养方法能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指标、营养学和免疫学指标,表明肠内免疫营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肠胃消化和营养状况。各项指标的提高说明肠内免疫营养可在术后早期强化肠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功能,在术后的恢复中发挥重要作用[11]。肠内免疫营养方法是在基础营养上添加具有调节免疫作用的营养素,可有效增强肠道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其机体抗肿瘤的疗效[12]
虽然肠内免疫营养尚处于研究的发展阶段,但从临床基础与研究结果来看,肠内免疫营养一方面不仅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对肿瘤的免疫作用[13-14];另一方面该营养护理方式安全、简便,且费用较低,因此肠内免疫营养将在胃肠道肿瘤治疗的术后营养支持中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15]
[参考文献]
[1]黄凤昌,殷亮,张云飞,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恶性胃肠道肿瘤术后病人前降钙素水平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2):87-88.
[2]陈林昊,林达佳,王襄瑜.近端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两种重建术式的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25):1-3.
[3]刘静文.肠内免疫营养与全素营养疗法在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3,20(10):1166-1168.
[4]白熙,孙倩美.结构脂肪乳在高龄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肠外营养的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5,14(6):444-449.
[5]陈帆,朱宏亮,钱洪军.肠内普通营养与肠内免疫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效果比较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5):825-827.
[6]杨振方.胃肠道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及血糖控制[J].中国实用医刊,2012,42(24):127-128.
[7]衣瑞香,李现义,孙连增.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4,23(11):832-834.
[8]陶坤,赵国海.肠内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4):868-870.
[9]于明,唐海慧.老年胃肠道肿瘤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调查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 (40):84.
[10]刘建中,兰涛,张金生,等.合并营养不良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免疫营养的临床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1,14(10):799-802.
[11]吴国豪.免疫营养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3,16(11):1021-1024.
[12]杨志忠.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5):126-127.
[13]唐帅,全红,陈剑,等.肠内营养联合肠道益生菌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9):49-52.
[14]曹伟,张长乐.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方案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8):992-1000.
[15]任芳华,王思雨,蔡骏.不同营养状态胃肠肿瘤患者中医客观化舌象特征探究[J].环球中医药,2016,9(9):1033-1037.
Application effect com parison of enteral immune nutrition and total nutrition 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with gastroenteric tumor
FAN Shi-yuan
Department of Nursing,Anshan Tumor Hospital in Liaoning Province,Anshan 114036,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and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nteral immune nutrition and total nutrition therapy in post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with gastroenteric tumor.Methods64 patients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treated by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evenly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n=32, given enteral immune nutrition nursing after surgery)and control group(n=32,given total nutrition therapy after surgery). The physical condition,and level of serum protein (Alb),hemoglobin (Hb),and immunoglobulin G,A,and M (IgG,IgA, IgM)in different period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cluding body condition index,Alb,Hb,and immunoglobuli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uperior to those in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Postoperative enteral immune nutrition therapy for patientswith gastrointestinal tumor can improve the organism immune and nutritional status of patients and protect their postoperative healing and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Gastrointestinal tumor;Immune nutrition;Postoperative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11(c)-0174-03
(收稿日期:2016-10-13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