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西汀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的临床研究
陈德鹏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南阳 473058 [摘要]目的 分析氟西汀改善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8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用氟西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改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及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氟西汀能够有效缓解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氟西汀;抑郁情绪;神经功能缺损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fluoxetine in improving de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Methods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4,81 cases of strok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and control group(41 cases),patients in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of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besides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luoxetine.The improvement of de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scores of de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treatment,depression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Patients in two groups did not have serious adverse drug reactions.Conclusion Fluoxetine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stroke,improve the degree of neurologic deficits.Clinical medication is safe and reliable and it is worth to clinical promoting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troke;Fluoxetine;Depression;Neurological deficit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危害性大等特点,老年人是此病高发人群。权威资料显示,部分卒中患者会出现抑郁,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与卒中相关的临床上以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睡眠障碍、易激怒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病症,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抑郁影响脑卒中治疗效果和预后,增加了脑卒中致残(致死)率[1-2]。脑卒中发生后,若不良情绪一直存在,不仅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也会不断降低患者神经功能[3]。现报道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81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女39例;年龄42~75岁,平均(58.7±3.0)岁;其中脑梗死49例,脑出血32例。以上患者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对脑卒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脑梗死25例,脑出血15例;平均年龄(57.2± 3.0)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21例;脑梗死24例,脑出血17例;平均年龄(56.9±2.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既往有卒中或抑郁症病史;②伴有痴呆、失语等不能配合检查的情况;③年龄>75岁;④精神病或双相情感障碍患者;⑤目前滥用药物者、酒精、和应用精神活性药物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脑血管疾病常规治疗:①针对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脱水、降低颅内压、脑组织保护等治疗;②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则实施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等。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氟西汀(百优解,美国礼来公司),20 mg/1次,1次/d,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改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研究期间患者不服用其他任何抗抑郁药和精神活性药物。
1.3 指标观察
根据《中国精神障碍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3版)[5]中关于抑郁症的相关定义,入选患者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20~35分为轻、中度抑郁,评分>35分为严重抑郁。为了保证评分结果出现偏倚,超过2名神经内科主治医师评判症状变化,如果评分值接近,取平均分,若两者评分相差>3分,由第三名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参与评分,取评分值接近的两个结果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高。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6],对患者用药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总分范围0~45分。诊疗前后分别检查心电图以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并记录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比较
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4周后,两组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抑郁评分下降程度更为明显;经过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组抑郁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的比较(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及治疗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治疗2、4、8周神经缺损改善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比较(分,)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无患者因明显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卒中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我国近年来发病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严重的患者可引起肢体瘫痪,甚至死亡。患者脑卒中后,心理容易出现障碍,包括认知障碍和智力下降,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而抑郁就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国外报道为22%~60%,国内为34.2%~76.1%[7]。抑郁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情绪焦虑、低落,丧失治疗信心,并影响睡眠质量。有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在卒中发生1个月达到高峰,也有人认为3~6月达到高峰,1年时下降[8]。对于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暂不十分清楚,一部分学者认为是纯心理反应,但更多数学者认为生物学机制起重要作用。认为可能与以下两种因素相关:①卒中后炎性细胞因子(如IL-1B、TNF-α等)的产生增多,使炎症过程增强和IDO酶的广泛激活,从而使5-羟色胺的生成减少,其中左前额旁的边缘结构和颞叶皮质等主要部位的5-羟色胺耗竭,并破坏去甲肾上腺素功能,导致两种神经递质出现失调[9];②脑卒中可导致患者运动功能、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受自身生理及家庭因素影响,造成日常工作、生活能力丧失、社会及家庭地位的变化,加上社会支持不够等原因,造成了患者心理及生理失衡,导致较大心理压力,由此进而出现抑郁症状[10-11]。卒中后抑郁除行为上不配合治疗外,病理及生化方面表现为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较高、血管内皮素水平明显增高、交感兴奋性较高使心脏负荷加大,血小板聚集能力增加,增加心脑缺血事件的发生概率,致使卒中再发率和死亡率上升[12-13]。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结局评定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疾病严重程度和功能状况的评定,而更关注于患者躯体、精神、社会和心理功能恢复,因此,应得到临床重视,努力将患者抑郁程度降到最低[14]。
盐酸氟西汀是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针对性对突触前膜间隙5-羟色胺再次摄取产生抑制作用,有效控制5-羟色胺的释放。同时,氟西汀会对患者运动神经功能产生刺激作用,进而促进脑组织恢复[15-16]。另外,氟西汀也能够诱导新突触联系,刺激脊髓神经兴奋性,促进患者脑组织及感觉运动神经突触尽快康复,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传统抗抑郁药物如三环类及四环类,抗胆碱作用大,可致患者出现口干、头晕、嗜睡、尿潴留及便秘等不良反应。与传统抗抑郁药物比较,氟西汀具有高度选择性,不会对患者产生抗胆碱作用,因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脑卒中疾病高发人群为老年患者,更易出现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因此,盐酸氟西汀作为新型新抗抑郁药物,更适宜用于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盐酸氟西汀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增加患者治疗信心,提高配合程度和主动性。
持续抑郁症状可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而抗抑郁治疗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17]。本研究显示,通过服用氟西汀,观察组患者抑郁程度明显下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说明盐酸氟西汀应用于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状,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与近几年很多权威临床对照实验结果[18]相符。另外,本品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有效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为患者预后奠定坚实基础。有研究表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应该是长期的、系统的、多方面的治疗,除包括抗抑郁治疗如药物控制、认知-行为治疗、音乐治疗、中医针刺疗法、经颅电磁刺激疗法等,还应积极治疗和预防脑卒中的再发、正确的神经康复训练,从而使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生命质量和主观感受得到更好的提高,从而提高总体疗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19-21]。
[参考文献]
[1]杨钦焱,周敏,罗春琼,等.抑郁症的诊断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4,41(2):100-102.
[2]林颖,刘亚红,杨昉,等.315例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9):958-960.
[3]王昭闻.帕罗西汀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1,2(2):51-52.
[4]刘献玲.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1(3):33-34.
[5]刘丹.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功能、MTHFR基因多态性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研究[J].新乡医学院,2013,4(11):74-75.
[6]中华神经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7]Bartoli F,Lillia N,Tax A,et al.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nd risk of mortality: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troke Res Treat,2013,2013:1-11.
[8]胡兰,佘正明.脑梗死患者并发抑郁的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8(19):174-175.
[9]范毅.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的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2012,35(2):126-129.
[10]李小明,胡爱虹,顾群,等.帕罗西汀和盐酸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0):815-817.
[11]张媚,熊莉君,喻小红.初发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并发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4):887-888.
[12]刘庆冉,张素杰,田倩倩,等.社区老年脑卒中高危人群抑郁状态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9):954-957.
[13]赵立波,徐露,车坷科,等.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模型大鼠脑组织中5-HT、NE及NGF表达[J].中国药房,2013,24(21):1939-1941.
[14]周丽华,俞玲娜,杨俏兰,等.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2):139-141.
[15]白树新,王德斌,李广玉,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230-231.
[16]汪学东,孙文艳.盐酸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3,2(26):105-106.
[17]陆青,陈菊华.逍遥散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5):19-20.
[18]王艳秋.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2014,5(1):29-30.
[19]孙佳,王红,宋清扬,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3):321-322.
[20]李芙英.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3):631.
[21]由丽,赵鹏,刘莉,等.作业疗法对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8):775-777.
Clinical study of fluoxetine in improving the depression and neurological deficit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CHEN De-peng
Neurology Department,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Nanyang 473058,China [中图分类号]R7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8(a)-0061-03
(收稿日期:2016-04-05本文编辑:方菊花)
[作者简介]陈德鹏(1972-),男,汉族,河南南阳市人,副主任医师,主攻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 |